迪士尼邀請特定媒體深入華特迪士尼幻想工程的專屬區域,展示為慶祝迪士尼樂園70週年而製作的《華特迪士尼-奇幻人生》中,透過先進音效動畫技術重現創辦人的風采。這項計畫充滿敬意、真實性、細膩細節,並注入一絲迪士尼的魔法。
《華特迪士尼-奇幻人生》將於2025年7月17日、即樂園開幕滿70週年當天,在迪士尼樂園主街歌劇院首演。這場演出將引領全球遊客走進華特的辦公室,探索他對娛樂產業的革命性影響。
雖然華特迪士尼的音效動畫人偶尚未公開,但分享的幕後見解足以讓人確信,迪士尼正準備以精湛技術完成這個充滿情感的企劃。

夢想家的傳承
在華特迪士尼幻想工程,我們得知《華特迪士尼-奇幻人生》將為遊客呈現什麼內容,以及為何現在是讓華特重返他親手規劃的樂園最理想的時機。
「透過音效動畫技術重現華特迪士尼是個深具意義的責任。」華特迪士尼幻想工程資深創意執行董事湯姆·費茲傑羅表示,「我們秉持著與數十年前華特團隊製作林肯人偶時相同的嚴謹態度。透過與華特迪士尼家族博物館及檔案館密切合作,我們研究大量影音資料與訪談,務求真實還原。華特將挫折轉為勝利的故事,至今仍鼓舞人心。」
團隊強調他們堅持以敬謹的態度進行這項歷時七年籌備的計畫,這個長久以來的願景如今即將實現。
華特迪士尼幻想工程執行製作傑夫·謝弗-莫斯科維茲補充:「我們與華特迪士尼家族博物館、迪士尼與米勒家族成員及董事會持續努力,目標是打造忠於華特精神、運用他開創的敘事媒介進行的戲劇性呈現。」
雖然音效動畫人偶尚未曝光,但團隊分享了一個令人難忘的片段:《華特迪士尼-奇幻人生》故事分鏡圖背後,矗立著與真人等比例的華特模型,作為動畫技術的參照基準。整個體驗宛如華特本人親臨現場。
這個華特模型依他生前的習慣斜靠在辦公桌上,細節極度精緻。雙手採用1960年代青銅鑄模技術復刻,西裝布料與他當年穿著相同,每根髮絲都使用他生前喜愛的美髮產品造型。他鍾愛的Smoke Tree Ranch領帶及其他個人特徵,共同構成了栩栩如生的形象。

從皮膚紋理到細微的手部汗毛都精確捕捉。雙眼疲憊卻閃爍活力的神采,經過幻想工程的藝術加工,使模型真實感令人震撼。
費茲傑羅解釋:「當代技術讓遊客能近距離檢視細節,因此我們的人偶必須經得起任何角度的考驗。這促使我們創新技術,確保華特的還原度能如同當年的林肯人偶般劃時代,但符合現代觀眾的期待。」

為何選在此刻?迪士尼樂園70週年、技術成熟與專業團隊的結合,造就了向華特精神致敬的完美時機。
守護創辦人的故事
華特的女兒黛安·瑪麗·迪士尼-米勒2009年在舊金山共同創立華特迪士尼家族博物館,館藏超過三萬件迪士尼相關文物。她雖於2013年離世,但其精神延續於本計畫中。
館長克莉絲汀·科莫羅斯基談到家屬參與:「迪士尼早期便與我們合作,確保華特的孫輩們對此計畫感到安心。他們認為現今技術已能真實捕捉華特的神韻,莊重呈現其職業生涯。」
博物館提供30餘件展品,包含從未公開的主街消防局上方華特私人公寓物件:天鵝絨綠色搖椅、玻璃檯燈與花卉紋斜頂桌等。1955年以《華特迪士尼的迪士尼樂園》獲得的艾美獎、1964年總統自由勳章及賽鴿協會獎牌也將於配套展覽《夢想進化論》中展出。
科莫羅斯基強調,此展延續黛安的初衷:呈現華特從失去幸運兔奧斯華等挫折開始,到動畫、實景電影與主題樂園領域破框成功的奮鬥歷程。
窺見1963年的華特
本作的華特形象以1963年接受弗萊徹·馬克爾訪談時為藍本。「這是華特的巔峰時期。」費茲傑羅說明,「當時《歡樂滿人間》、紐約世界博覽會與佛羅里達神秘計畫同步推進,他充滿創作能量。」
在融合伯班克辦公室與電視節目佈景的空間裡,華特將娓娓道來自身故事。場景暗藏彩蛋:亞伯拉罕·林肯照片與迪士尼樂園規劃圖等,營造沉浸式體驗。
湯姆·費茲傑羅與傑夫·謝弗-莫斯科維茲於舞台模型前合影。演出劇情仍保密,但核心理念明確。謝弗-莫斯科維茲表示:「華特將回顧成就並分享深刻體悟。他透過生活簡單美德展現的謙遜與共鳴力將貫穿全劇。」
著有40餘本迪士尼專書的歷史學家傑夫·庫爾提點出計畫意義:「自華特逝世後,始終缺乏系統性途徑向新世代傳遞其哲學。這個景點讓華特以真實人物而非品牌形象重現,反映至今仍影響迪士尼的價值觀。」
庫爾提特別指出企劃的真誠性:「這非關營利,而是向華特身分與理想的致敬,無論對資深粉絲或新觀眾皆然。」
正如華特所言:「迪士尼樂園永不完工。只要世界上還存在想像力,它就會持續成長。」《華特迪士尼-奇幻人生》期望激勵千百萬人追尋夢想,證明任何人都能如華特般成就非凡。
更多華特精神傳承故事,請參閱我們對迪士尼100週年的專題報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