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文明7》豪華版發行僅一天,網路上關於其使用者介面及其他缺陷的討論已沸沸揚揚。但它真的值得這些批評嗎?我們深入探討遊戲的介面元件,評估其是否真如負面評價所述。
← 返回 席德·梅爾的文明VII主文
Civ 7的使用者介面是否名副其實地差?
《文明7》豪華版與創始者版發行僅一天,遊戲已面臨批評,特別是其據稱笨拙的使用者介面與缺乏生活品質功能。在加入抱怨行列之前,值得檢視介面是否真如外界所說的那樣有缺陷。最佳方法?逐一剖析其元件,檢視是否符合有效4X遊戲介面的期望。
什麼是出色的4X使用者介面?
雖然有人認為設計4X使用者介面有通用的公式,但真相更為複雜。遊戲的風格、目標與情境決定了其介面需求,需要量身定制的評估。然而,視覺設計專家已確定了成功的4X介面共享的關鍵特徵,為評估《文明7》的介面提供了與4X遊戲業界標準的比較基準。
讓我們檢視《文明7》的使用者介面如何與這些有效的4X設計關鍵元件相符。
清晰的資訊層次
清晰的資訊層次組織資料,優先考慮遊戲的可訪問性與相關性。在4X遊戲中,基本資源與機制應易於獲取,次要功能僅需一兩次點擊即可到達。設計良好的介面不會讓資訊過於繁雜,而是以對遊戲與玩家都合乎邏輯的方式結構化。
例如,《Against the Storm》在其建築資訊選單上表現出色。右鍵點擊建築會彈出帶有標籤的視窗,優先顯示常用操作,如分配工人或設定生產限制。較少使用的功能,如庫存管理或後期遊戲機制如Rainpunk,則整齊地收納在其他標籤中。
《文明7》的資源總覽介面如何比較?它功能正常,但未達理想。
總覽選單將帝國的資源分配分為收入、產出與支出,以下拉式選單呈現。表格形式便於追蹤,包含按區域與城市詳細分解。佈局直觀,選單無需額外導航即可收合。
然而,它缺乏精確性。雖然顯示來自農村區域的資源貢獻,但未指明具體是哪個區域或格子。單位維護之外的支出也較模糊,缺乏詳細分解。總體而言,《文明7》的資源介面尚可,但若能更具體將更理想。
有效的視覺指示器
有效的視覺指示器使用圖示、顏色或覆蓋圖,快速傳達資訊,減少對文字或數字的依賴。強大的介面能一目了然地傳達關鍵數據,簡化玩家體驗,無需深入選單挖掘。
《Stellaris》雖然常因雜亂的介面受批評,但其Outliner表現出色。此可自訂側邊欄使用圖示,立即顯示調查船是否在運輸、環繞、掃描或失蹤。同樣,殖民地名稱旁的小圖示能突顯即時需求,減少不必要的點擊。
《文明7》在資源上高度依賴圖示與數字數據,但包含了一些穩固的視覺指示器。地塊產出覆蓋圖突顯資源可用性,定居點覆蓋圖以顏色編碼格子以顯示城市可行性,擴展畫面則區分農村、城市或不適合的格子。
然而,玩家懷念《文明6》中與吸引力、旅遊和忠誠等功能相關的某些鏡頭,這些在《文明7》中不適用。可自訂的地圖標記缺失也是常見抱怨。雖然不算災難,但《文明7》的視覺指示器仍有改進空間。
搜尋、過濾與排序功能
在複雜的4X遊戲中,視覺雜亂無可避免,因此搜尋、過濾與排序功能對於管理資訊至關重要。這些工具—無論是搜尋欄、過濾器或排序按鈕—幫助玩家有效導航數據,減少挫折感。
《文明6》以其強大的搜尋功能樹立了高標準,讓玩家可在地圖上定位特定資源、單位或格子,並以高亮或快速導航功能輔助。其Civilopedia將條目直接連接到遊戲內元素,實現無縫參考。
遺憾的是,《文明7》完全缺乏此搜尋功能—考慮到遊戲規模,這是一大疏忽。此缺失顯著影響了可用性,我同意玩家認為這是重大缺陷的看法。Firaxis應考慮在未來更新中加入此功能,最好搭配增強的Civilopedia功能以提升導航流暢度。
一致的視覺設計
視覺一致性與美學品質至關重要,因為使用者介面是玩家與遊戲的主要互動媒介。設計不佳或不一致的介面可能破壞最佳的遊戲體驗,影響整體感受。
《文明6》在此表現出色,其地圖風格的動態介面感覺觸感十足且連貫,與領袖設計、選單、單位圖示和Civilopedia無縫融合,強化了遊戲的每一環節的身份感。
《文明7》採取極簡主義,偏好簡潔精緻而非《文明6》的鮮艷宏偉。其黑金配色與簡化圖示符合遊戲的皇家美學,避免廉價或業餘感。然而,其低調風格可能較不吸引人,導致玩家反應不一。視覺設計具主觀性,但《文明7》的介面雖一致,卻缺乏前作的即時吸引力。
最終評斷
有缺陷但被過分批評
在根據關鍵標準評估《文明7》的使用者介面後,顯然它並非最強,但遠非某些人聲稱的災難。缺乏搜尋功能是明顯的疏漏,但並非致命。相較於《文明7》的其他問題,介面的缺陷顯得次要。它落後於更精緻的4X介面,但也有顯著優點。
我非使用者介面設計專家,但作為玩家,《文明7》的介面對我而言尚可。遊戲的整體優勢彌補了其不足,隨著更新與反饋,它可能贏得懷疑者的認同。目前,它比批評聲浪所暗示的更好。
← 返回 席德·梅爾的文明VII主文
席德·梅爾的文明VII相似遊戲